大唐朝廷中樞雖然在兩次兵變之中損毀殆盡、幾乎完全停滯,但事🅹🙺后經由一些列的人事調整,在很短時間內便恢復如初。似這等突發災禍最是考驗政務系統人員協作、物資調整的能力,眼下看來,能夠在他這個皇帝關注之前便迅速制定應對策略,最起碼京兆府與工部表現得很是出色。
張文瓘忙道:“此微臣職責所在,分內之🐀事,不敢當陛下夸贊。”
他這官坐得愜意至極,何談幸苦?
雖然🄻以他的履歷、能力足以擔任工部尚書之職位,但正牌的工部尚書房俊幾乎未曾前往工部履任,只掛了一個空銜,不🛊🚩🖂僅未對部務指手🃵🜋劃腳,上上下下一言而決,即便最為重要的人事問題都不聞不問完全由張文瓘一力施行,自由度極高。
譬如此次潏水決堤,😧雖然突發事件不可避免,但工部尚書依舊是第一責任人,一旦處置不當導致災情擴大,一定是要負責的。🏨但張文瓘作為工部左侍郎,雖然掌管部務,但頭上卻頂著一個房俊,任何責任攻訐、責任都由房俊承擔。
而房俊何許人也?遍數朝堂📆之上的大佬,最不怕彈劾、攻訐的可能就要數房俊了,論其“血厚”,無人可及。
所以🄻張文瓘只需在自己職權范圍之內妥善處置即可,做好了有功,做壞了有房俊背鍋,完全沒有壓力,簡直不要太爽。
所以皇帝贊賞一句“幸苦了”,張⛍🙊文瓘是萬萬不敢厚顏認下的……
李承乾也知道現在工部的情況,房俊大抵是為了避嫌,所以擔任了工部尚書的職務卻并不履任,導致工部群龍無首,嘆息一聲,決定稍后要好生與房俊談一談,自己這個皇帝豈是以往那些疑心重重之輩可⚖👗比的?
👟況且就🃕🗪🞙算疑心再重,也斷然沒有懷疑房俊權柄太盛、尾大不掉的道理……
“陛下,劉中書求見。”
王德無聲無息的出現門口奏秉。
“讓他進來吧?!?br/>
“喏。”
李承乾看過奏疏,與張文瓘詳細討論封堵決口🟡🞰的♆可行性,沒一會兒,中書令劉洎快步而入,見禮之后,便疾呼一聲:“陛下,微臣懇請治房俊玩忽職守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