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我離開百濟之前,會請求劉都督讓你代我做兵曹🗇🙝參軍,我也會讓桑丘、袁飛、慧聰、物部連熊、守君大石他們都聽你的命令,至于你們——,也必須聽命于他,就像平日里聽命于我一樣!”王文佐背對著窗戶,陽光從他的背后投射而來,眾人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覺得他成了一團黑影,只有一雙眼睛閃爍著光。
“三郎您若要我們做什么事,直接吩咐便是,何須再經🄆🞠🕡過別人!”沈法僧🃄🕎🈢有些不🞯🗩🞒滿的嘟囔道。
“因為我有一個方略,能讓我們未來都能☄年入十萬貫,我不在百濟的期間,必須有人主持,隨機應變,否則就會前功盡棄!你們當中幾人中,我覺得崔弘度處事最為穩重,所以選了他。”
“方略?什么方略?”
“如何讓🏁🗅我們兄弟幾人將來都能年入十萬貫!”
屋內一片死寂,除了王文佐之外每個人都是一副活見鬼的表情,半響之后,元驁烈突然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三郎這個玩笑開♤🐪得好,我剛才還以為他是🐟🁋當真的呢!”
“我也是的,十萬貫,哈哈哈!還每年十萬貫,我還以為耳朵出問題了😑呢!”賀拔雍笑道。🖢
“賀拔,你沒有聽錯,我也不是開玩笑,我是認真的,我們每個人都能年入十萬貫,當然我🖢自己會更多一些,就年入五十萬貫吧!”
經🎣💾過王文佐的第二次強調,眾人開始意識到他方才不是開玩笑了,面對來歷不明🞯🗩🞒巨大的利益,人的第一個反應不是狂喜,而是恐懼。他們💮🕌交換著眼色,催促朋友開口咨詢,最終崔弘度第一個開口道。
“三郎,這十萬🖽貫可是很大很大一筆錢呀!”崔弘度小心翼翼的問🝟🌘⚿道。
“那要看怎么算了?如果是只靠🞌朝廷俸祿的話,這的確是很大一筆錢!”王文佐笑道:“若是做到六部侍郎,一百年俸祿差不多十萬貫吧!”
王文佐這句話倒也是有根據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和微之詩二十三首之一》:“稀稀疏疏繞籬竹,窄窄狹狹向陽屋,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日暮半爐麩炭火,夜深一盞紗籠燭。不知有益及民無,二十年來食官祿。就暖移盤檐下食,防寒擁被帷中宿。秋官月俸八九萬,豈徒遣爾身溫足。勤操丹筆念黃沙,莫使🙖饑寒囚滯獄。”
其中“秋官月俸八九萬”中的“秋官”指的就是白居易自己,他當時官居刑部侍郎,正是執掌刑部的主官,正三品的高官。按照詩中自述其月俸是八九萬錢,即八九十貫,那么一年俸祿大概一千貫左右。當然唐代官員的收入除了俸祿還有職田、祿米、賞賜等,不過白居易是晚唐,相比起高宗年間官員的俸祿漲了不少,銅錢的購買力也下降了不少,恐怕當時六部侍郎一年🎉🏍😵的俸祿還不到一千貫。
“六部侍郎一百年俸祿!”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雖然知道十萬貫是一筆巨款,但還沒想到“巨”到這種地步🟧🟤🟄。初唐時官員名器還沒有濫授,像尚書令、仆射、中書令、侍中這些一品、二品的高官🚋基本都是皇室或是開國勛貴才能當上,即便是宰輔大臣的本官一般也就三品、四品,其薪俸也就差不多一年一千貫上下。換句話說,在大唐就算你做到宰輔大臣,只靠官職薪俸想賺到十萬貫也基本是白日做夢。難怪當時有俗語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十萬貫已經到了唐人對于富豪想象力的極限了。
“🎣💾三郎,一年十萬貫我不敢想!”崔弘度第一個從驚詫🄆🞠🕡中恢復了過來:“一年一萬貫,不,只要有五千貫,這屋里的有一個算一個,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誰有半句廢話,我便把他腦袋擰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