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發鬢花白的老丈坐在杌凳上,右手拿著細長工具,左手持著竹木,一點一點地雕刻內里光滑的曲面。
桌上一邊散落著未雕刻完成的竹木、琥珀、金等材料。
宴朔瞄見屋內另一旁的亮格柜上的架格上擺滿了已經成型的飾品,包括幾個各種材質的束發冠。
宴朔連忙表明來意,“虞工匠,我是來購買玉束發冠的。”
虞工匠放下手中的活,“二位官爺需要什么樣的玉束發冠?”
“我只想跟虞工匠親手制作一頂玉束發冠,這個材料費和手工費我會支付的。”宴朔悄悄流了汗,他還沒還過價。
“看官爺需要怎樣的玉,越是上好的玉越是價格昂貴,還需要提前訂貨嘞。”
宴朔急要,“那虞工匠這邊有的品質好的玉多錢?”
只是毛料的話,價格倒是便宜不少,“三兩嘞,再加上工費五錢。”
倒是比店里的十兩銀子看上去平易近人許多,最重要的是宴朔的積蓄足夠支付。
見宴朔意動,虞工匠吩咐娃去拿玉毛料。
娃拿來了,問過虞工匠,再遞給宴朔。
宴朔瞧了半天,辨別不出玉的好壞,遞給秋俊熙。
秋俊熙見慣了家中玉石,雖算不上研究但多少懂一點,自然查看一番才低聲和宴朔說道,“這玉這個價算是值當。”
若是上乘的玉,別說三兩銀子了,上千兩銀子都只能買下毛料,更別提還要工匠來制作,越是技藝高超的工匠越是要價不菲。
越是上乘的玉越是有自然冰潤的光澤,硬度也非常高。
而這三兩的玉雖沒有雜質,但表面有一層霧蒙蒙之感,透亮還是差了些許層次,但若是想買品質再高的,恐怕三兩遠遠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