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樁浪漫的事
我媽媽是個特別熱衷鼓勵我的人,無論我做什么,她都會說,“你肯定可以啊”,“這有什么難的”,“以前xxx事那么難你不是也做到了,這次也肯定可以!”.......“你是最優秀的”,等等。
她鼓勵我去參加校園活動,和比我大的孩子玩,去交朋友......這些從她那里得來的鼓勵和自信被我存進自信銀行里,長大后偶爾遭遇世事的重錘,錘的我喪氣不堪的時候,取一點出來用。
我熱衷寫作這件事可能也是得益與我媽的鼓勵。
我小學一年級以前,還不太會認字的時候,她基本上每天都會在睡前過來給我念童話,講安徒生。我們家兩本格林童話,兩本安徒生故事,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就全講完了,上面的硬殼封皮是什么樣的,我到現在還記得。
現在想想,抱著一本紅色的小人書等我媽過來,念上面我白天就已經挑好了的故事給我聽,然后關臺燈睡覺,大概是我小時候一天中最期待的時間。
從早上一睜眼,吃完早飯,就開始等待了。
除了念故事,我媽還會逼我背詩。
唐詩三百首差不多是背完了的,我至今痛恨那個可惡的少兒版唐選,還有寒暑假作業——包括作業里路過的現代詩,但凡是曾出現在我視野里的詩歌,完了,那是全得背。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這些造就了我幼兒園時期最大噩夢的三百首唐詩,現在差不多都忘干凈了。偶爾想起來一兩句殘句,也搞不清楚是哪首詩里的。
背過詩之后,我媽還鼓勵我寫詩。
周末的時候帶我出去玩,看到池塘冬去化冰,問“崽,想想有什么想說的嗎?寫首詩試試?”
路邊看到老人垂釣,又問:“崽,唐詩里寫垂釣的詩有哪些?自己試試寫一個?”
......
我似乎在她的鼓勵下寫過幾篇,然后我媽拿去“雜志社投稿”。
我當時年紀小,完全沒有雜志社的概念,只記得第二個星期,她回家后很興高采烈地拿著一封“用稿函”回來給我看,說雜志社錄用了,還得獎了。
“你是里面得獎最小的,二等獎呢,一等獎都讀小學了,你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