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陽到洛陽,直線距離近五百里,道路曲折,里程必然更多。
騎馬飛馳的時速快了能有七八十里,理論上十個小時便能到洛陽,但這只是理論時間。
從淮陽出發時是半夜,一片漆黑,此時沒有后世那么明亮的路燈,縱馬疾馳還是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盡管說的是沿途官府保障官道暢通,但效率和實際效果誰敢保證?萬一路上有個坑,或者石頭之類,很可能馬前失蹄,墜馬受傷,甚至要命。
謝逸少不得擔驚受怕,簡直是用繩命在騎馬。侯毅算比較仗義,派了幾名騎兵當前而行,算是探路,平坦之處,月光下隱約可見道路,遇到密林山野便點燃火把。
饒是如此,速度仍快不到哪去。
……
不得不說,大唐的郵驛系統還是很發達的,平均每三四十里就會有一座驛站。到達之時,驛卒早已備好馬匹,從而保證時刻都有體力充足的坐騎全速奔跑。
馬是生力軍,但騎手并未更換,在第二個驛站換馬時,謝逸便覺得大腿和屁股開始有些酸楚難受。侯毅和一群士兵卻像沒事的人一樣,表情輕松,看來是久經戰陣,早就習慣了策馬奔騰。
小休片刻,眾人立即策馬啟程。
驛卒目送眾人離去,心中不免奇怪,南邊發生了什么大事嗎?大晚上的,一群人十萬火急狂奔,甚至連縣令都親自關照,很少有的奇怪情況。
……
就這樣,一夜狂奔,途中偶爾休息,坐下來吃點東西。謝逸已然覺得大腿和屁股不屬于自己,大半個身子的骨頭像散架了一樣,那滋味當真不好受。
好在淮北一帶多淮水支流,有些地方不能涉水過河,便需要走渡口乘船。這個空當,便是難得的休息時間。
也正是因此,會耽誤不少時間,減緩行程,這也是一天半才能到洛陽的緣故。單以數字論,一天半似乎是很保守的估計,但實際上已經非常之快。
天亮的時候,侯毅說已經過了許昌地界,距離洛陽大概還有三百多里。
腰酸腿痛的謝逸連連苦笑,一直這么跑下去,真有要命的可能。他打定了主意,此番出診,一定要獅子大開口,向李世民多要些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