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雷在腦海里回憶了一遍第二次挑戰的情景。
閃雷開始原地熱身,做完準備運動后,鎖定不遠處的一個物塊,一躍而上。
這一次,閃雷采用的節奏和上一次基本相同,但略有差別。這一次,閃雷的速度在最大化節省體力的基礎上,空余出了不少可操作時間,以用于應付意外情況。
50米,100米,150米,一氣呵成。
再次穿過星塵簾幕,刺眼的光芒瞬間鋪天蓋地地涌過來。
而對這150米之上的全新領域,閃雷也有了新的應對方法。
雖然不能抬頭,但如果把這片空間水平展開,水平方向上的距離是相當大的,即便閃雷已經可以算是是在這“球罩”的頂端部分,依舊有特別大的空間。
這也就代表了,在同一高度,閃雷可以找到大量的物塊。基本上,離閃雷最遠的那個物塊用肉眼看去比一粒芝麻豆還小。
那么,閃雷完全可以一次性把自己這一層高度的物塊給記下來,在挑選上一層的物塊時,盡量選擇能與閃雷所在層數的“安全物塊”組合線路的。這樣一來,即便閃雷跳上去發現那物塊上方沒有別的“安全物塊”,也可以借著之前發現的物塊,留一條退路。
當然,閃雷不可能把所有的物塊全部記下來,畢竟她沒有小明那種【靈魂之眼】的能力。不過,只要周圍幾個物塊的距離就行了,這點閃雷還是做得到的。
于是,閃雷開始緩慢上升。
和之前預料的一樣,在上升的過程中,閃雷曾遇見過跳上一個棕色六面體,那六面體上面一圈全是紅色物塊,連個灰的都沒有。
這個時候,閃雷就向斜下方的她之前看到的棕色球體跳去,并沒有急于向上。
這種情況雖然并不是多數,但也不少見。基本上每四五次跳躍就會遇見一次。每次遇見閃雷都必須朝下跳。這樣不斷反復,閃雷的上升速度降低了不少,伴隨而來的自然是更大的體力消耗。
除了這些問題,又有新的困難出現了。
隨著閃雷的不斷攀升,天上的光球也仿佛越來越亮,閃雷對上方空間的把握也越來越少。
這光球可與太陽不同。太陽到地球還有1個多億千米的距離,而這光球的高度能有個50米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