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江若寅準備離開了,卻又在腦海里呈現(xiàn)出了,孫悟空踩著筋斗云的樣子。
江若寅也是想著自己的,這減速傘和降落傘,說是兩個,其實就是一個傘,兩樣用法。
江若寅向著自己是不是把這傘改進一下,讓它也能像小鳥的翅膀一樣,帶著自己到處飛翔。
江若寅想到了,就去實驗,從空間里出來,選定的位置,就是在空中兩萬米的地方。
江若寅趕緊把那氣流,在腳底凝聚成了,兩個翅膀的樣子,江若寅控制著這翅膀,煽動了幾下,就失去了平衡。
要不是有空間的存在,江若寅就大頭朝下的掉到地上去了。
進到空間里,江若寅琢磨著,這模仿鳥的計劃,看來難度太大,一時半會的腦子掌握。
江若寅再次找到了目標,回到空間里,打開了電腦,查了查,發(fā)現(xiàn)自己倒是可以模仿一下飛機的。
江若寅考慮到自己最多就是凝聚出兩個類似機翼的翅膀,在空中的推動力,卻不大好解決。
所以,江若寅打算先模仿滑翔翼飛機。
有了前面失去平衡的教訓,江若寅這次也不托大了,出了空間,就在腳下凝聚出了,那個降落傘的樣子。
江若寅開始把這傘的左右兩邊,同時向外伸展了一些,讓這圓形的傘,成了兩個機翼的樣子。
江若寅驚喜的發(fā)現(xiàn),隨著機翼的出現(xiàn),他竟然真的向前飛了。
因為,有了之前查看,滑翔翼飛機的情況,江若寅知道,這往前的動力,就是來源于自己降落的重力。
雖然江若寅的那點知識,不至于理解這重力變動力的事,卻是能夠照著葫蘆畫出瓢來的。
這滑翔的速度還是不慢的,起碼,江若寅就覺得比在高速上的車快。
江若寅連續(xù)的實驗了幾次,終于掌握了基本的控制平衡和改變方向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