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衙內堂,同知莊文宣小心地對梁文盛說“大人,下官聽說有人拿哨卡遇襲事件做文章。”
“哦?你可知都有誰在背后搗鬼?”梁文盛并不驚慌,坦然地問。
“聽說是巡檢司的姚守寧和兵房的張同漢。兩人背地里寫了秘信送給知府杜大人。”
“我早料到會有人借此事做文章,已經提前寫信給杜大人了。沒想到他們兩個還在背后搞事情。”梁文盛并沒有生氣,只是淡淡地回道。同時心中在想,就讓他們再多呆幾天吧。等剿匪完成后,再慢慢收拾。
“梁大人,既然有人寫秘信給杜大人告狀,下官估計杜大人肯定會過問此事,大人要有所準備才是。”莊文宣提醒道。
“你的意思是……?”
“杜大人是成化十七進士,在此任上已有六年之久,肯定也有再進一步之宏志。他手上握有二千兵馬的調動指揮之權,如果請求杜大人出兵五百,我州再招集一千士兵丁壯。這樣攻取馬亓山勝算更大,到時就可分潤一些功勞給杜大人。以后有杜大人助力還怕那些屑小之徒作祟?”
梁文盛何等聰明之人,經他提醒。他立即明白過來,請杜大人派兵只是幌子,拉籠才是真的。
是以,梁文盛說“你的建議不錯,明天我就去青州拜見杜大人。這些天你抓緊備戰,丁壯操練也要抓緊進行。”
“下官明白。”
第二天,梁文盛帶著一眾侍衛乘轎去了青州府。
見到知府杜大人后,梁文盛一翻行禮客套之后。知府杜源杜大人便問“梁知州,這次突然來訪可是為剿匪之事?”
“正是,下官這次拜訪知府大人,是向大人稟報下官擬定的剿匪方略。”梁文盛從袖中拿出一本折子雙手奉上。
杜知府接過折子大致看了一遍,說道“這方略上所說的大炮是從何而來?還有潛入匪巢臥底的勇武之士是否可靠?”
“回大人,那大炮并非用火藥的大將軍炮,而是本州境內一賢者發明的用蒸汽驅動的大炮,下官曾去查驗過,其威力不亞于大將軍炮。去匪巢臥底的十名勇士乃是民間丁壯,現已傳遞數次情報,經過多次配合,已取得匪首的絕對信任。故此下官對于這次剿匪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梁文盛恭敬的回答道。
“好,梁知州善于緝匪捕盜,本官早有耳聞。這次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上次哨卡遭襲一事,我已經知曉,但也有人秘信于我,說因你指揮失誤造成巡檢司損失重大,盜匪趁勢匯集,聲勢壯大。”杜知府對于哨卡遭襲一事,對梁文盛也有些不滿。畢竟發生在他的治下,出現如此大事,知府也稍許有些影響。
“知府大人,請容下官解釋。下官得到探報,我州境內三股盜匪來往頻繁,有匯集馬亓山踞險而守之意圖。下官本意是趁盜匪未匯集之前調巡檢司兵丁分而剿之。而姚巡檢推托巡檢兵力不足,居然建議下官請求都司派兵剿匪。區區五十多盜匪竟然要都司派兵,下官的臉面何在?巡檢司臉面何在?分明是姚巡檢貪生怕死,畏手畏腳,沒有與盜匪一戰的勇氣和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