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南洋大海,碧波蕩漾,海天一色,由三艘三桅硬帆海船組成的船隊,此時正搶風航行,幾乎是迎著東南風,向東南方向前進。
藍天白云,陽光明媚,海船桅桿上飄揚的旗幟,表明這是一支隸屬于南洋貿易公司的船隊,而他們前進方向數里外,是一片島礁。
數個露出海面的礁盤,環繞著一座小島,仿佛眾星拱月一般。
島礁所在海域水位較淺,吃水較深的大海船若過于靠近,會有擱淺的危險,所以三艘海船緩緩放下船帆,使得船速也漸漸放慢。
擔任旗艦的第一艘船上,林成裕收起千里鏡,看著船員將甲板上的小船移出船外、緩緩放下,緊了緊背包,翻過船舷,沿著權做梯子的繩網爬下大海船,坐到靠泊在海船邊的小船上。
陸續又有數名船員登上小船,然后一起劃著槳,將小船向小島劃去,另兩艘大海船也各自放下一艘小船,小船的目標同樣是前方海島。
海浪此起彼伏,小船有些顛簸,林成裕一手扶著船幫,一手拿起草帽給自己戴上,然后系好帽繩,饒有趣味的看著前方海島。
這座島并不大,卻是島礁群中唯一大島,對于船員們來說并不陌生,因為這片島礁處于廣州入洋口——屯門海域東偏南數百里的海面上,所以往來南北的海船大多會經過附近海域。
面前這片島礁,因為位于屯門海域的東面(偏南),所以別稱“東沙”。
于是東沙島礁群里唯一的島,被漁民稱為“大東沙”,或者依據其宛若殘月的形狀,稱為“月牙島”。
漁民出海打漁一般不會深入大洋,但一不留神走遠了,時常靠泊大東沙(月牙島),因為這島雖然不大,在上面打井卻能夠打出淡水來,是漁民們一處重要的淡水補給島。
現在,林成裕一行人即將登陸大東沙,卻不是來收集淡水的。
小船距離島嶼越來越近,林成裕靠著肉眼就能看見島上有茂密的椰子樹林,又有大量海鳥在小島上空盤旋。
海鳥數量之多,以至于船只上空都有不少鳥兒在上下翻飛。
時不時“噗嗤”一下,居高臨下給船只和船員留下“禮物”。
那是黃白相間的鳥屎,落在人的衣物上,留下一道道屎痕,船員最煩鳥屎,因為經常弄得船甲板一片狼藉,然后大家就要清洗。
洗甲板倒也罷了,鳥屎若落在桅桿和帆布上,清理起來很麻煩,如果可以,大家都想捏著鼻子忍,當做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