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溫提的問題,史萬歲和楊濟哪里知道答案,在此之前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羅馬國的使節已經抵達長安,宇文溫見兩位搖頭,便將一張地圖擺在案上。
開始講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故事地點,在萬里外的極西之地,故事主角,一個是羅馬,一個是波斯。
兩個國家的恩怨已經持續數百年,不死不休,為了弄死對方,無所不用其極。
數百年的紛爭,雙方輪流占上風,打著打著打累了,就坐下來和談,和平時光維持了幾年,雙方覺得自己又有力氣了,于是撕破和約,繼續打。
正面戰場打得頭破血流,盤外招也層出不窮。
羅馬國的北面和西面都是蠻族,于是波斯國花錢攛掇這些蠻族的王和可汗,從后背對羅馬捅刀子。
羅馬國為了專心對付波斯國,不得不花錢買平安,波斯國給這些蠻族多少錢,他們就雙倍送給對方。
與此同時,羅馬國也以牙還牙,同樣收買波斯國北面和東北面的蠻族,讓其從后背捅波斯國。
波斯國自然也得花雙倍的價錢買平安。
于是,兩個冤家不僅為了從正面擊敗對方花了大量軍費,也為了請人捅刀子或者避免被人捅刀子而花了不少錢。
與此同時,兩國交界處,那大片富庶的地區,是雙方死都不肯放棄的肥肉,卻因為戰火連天弄得百業凋零。
可以說,這就是兩頭猛虎在爭奪一頭肥牛,但誰也無法安安心心從肥牛身上吃肉,不僅如此,自己的體力也被無休止的撕咬弄得骨瘦如柴,而那頭肥牛,同樣也瘦得皮包骨。
兩頭猛虎在不停撕咬,周邊圍了一群狼,各種占便宜,反倒吃的腦滿腸肥。
這個時候,兩頭猛虎應該休戰,好歹休養生息個幾十年,以便恢復元氣,然而數百年的恩怨,哪里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但機會還是來了。
大概是二十多年前,中原這時是尉遲作亂的時候,波斯國的萬王之王,被手下大將發動的叛亂趕下臺,其子逃往宿敵羅馬國尋求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