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城,守城將士見著南邊塵土飛揚,敵軍旗幟東歪西倒,看樣子是己方出擊的精銳將敵軍擊潰了,所以人人面露喜色,歡呼雀躍。
先前,得知來犯汝陰之敵兵力達十萬,又是驍勇善戰的“獨腳銅人”領軍,汝陰守軍不由得惴惴,哪有如今的士氣。
獨腳銅人在懸瓠,不但抗住了十余萬官軍的猛攻,最后還將官軍擊敗,丞相親自領兵都對付不了獨腳銅人,區區汝陰守軍又如何守得住城池。
敵軍號稱十萬,卻被己方八百騎擊潰,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仗,真是讓人振奮,大家對守住汝陰城充滿了信心,許多人想要出城助戰,但主將事前已經禁止這么做。
八百精銳突擊敵陣,成了,不需要人再去添把火;敗了,出去再多的兵也沒有用。
所以,只需要保持南門吊橋平放,等出擊的精銳回來,無論勝負,能及時入城即可,如果追兵跟得很近,絕不能開門。
南面曠野里塵土飛揚間,忽有一支騎兵接近,汝陰守軍見著出擊的精銳歸來,正等著開城門,結果待得騎兵接近,仔細看了看,發現對方根本就不是自己人:
李成善出擊前和留守將領約定,若來人坐騎脖子上沒有纏著布條,就不是他們。
既然是敵軍,那么就要做好防守的準備,城南門處,許多士兵奮力拉著繩索,要將城門外的吊橋升起來,避免來襲敵軍直接攻擊城門。
汝陰北面是潁水,其余三面是陸地,城外挖掘有壕溝,引河水作為護城河,敵軍若要入城,首先得經過門外吊橋才行。
雖然南門已關,但讓敵軍借著吊橋過壕溝總是不好,更別說為了讓歸來的精銳入城,南門內側并沒有堵上,城門一旦被轟天雷破壞,就只能靠血肉之軀去堵。
然而吊橋只升到一半時,敵騎已經沖到,他們扔出鐵爪將吊橋扒住,然后駕馭馬匹向后走,硬是將吊橋扯住,又有人跳下馬,扔出鐵爪勾住吊橋,然后順著鐵爪上的繩索攀上吊橋。
這些士兵身著重甲,不顧城頭上射來的箭矢,要用斧頭將吊橋兩端連著的鐵索砍斷,具體砍的位置是鐵索和吊橋連接處。
與此同時,又有騎兵甩動宛若流星錘的轟天雷,隔著壕溝將其甩向城門處。
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中,城門千瘡百孔,而吊橋兩端的鐵索也被砍斷,當吊橋轟然落下,來襲騎兵過橋沖向城門。
城中士兵推著塞門刀車試圖堵門,卻被敵騎投擲來的轟天雷炸得昏頭轉向,守軍同樣投擲轟天雷還擊,攻防雙方隨后在城門處開始肉搏戰。
戰斗很快便見分曉,襲城騎兵以過半的傷亡,擊潰了倉促堵門的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