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帶著屬下十只兵蟻離開洞穴入口,向南方走去。
南邊有一小片灌木叢,灌木叢的面積對于人類來言也就是幾分鐘就可以橫穿的大小,但對于螞蟻來說可就是一片茂盛的密林了。
這些灌木由于比較低矮,不像喬木那樣被大風(fēng)狂暴的欺凌,因此枝葉都顯得非常茂盛。主角不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太陽的光照顯得非常毒辣,所以在躲進(jìn)灌木林的綠蔭后,感覺就舒服多了。
灌木林里面也有不少獨自行動的工蟻,她們或在地面搜尋,或爬上灌木的枝干奔波。主角帶著屬下們邊走邊觀察工蟻的行動。
這些工蟻主要是搜集植物的草籽和一些菌類帶回巢穴,也有些專職工蟻在一些植物上照看著蚜蟲。主角在還是人類的時候,就讀過一些書籍,介紹螞蟻們會像牧牛牧羊一樣,去放牧蚜蟲,保護(hù)蚜蟲不被天敵吃掉,為的是獲得蚜蟲分泌的蜜露。
主角注意到,工蟻們除了會抬回去一些死去昆蟲的尸體外,基本不會主動去狩獵小蟲子。主角分析了一下工蟻們不去狩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工蟻的視力太差了,她們只能看清很近距離內(nèi)移動的物體,昆蟲可以很容易的躲開摸索前進(jìn)的螞蟻。就算不小心被工蟻碰上了,在工蟻來得及通知伙伴前來支援之前,昆蟲也有足夠的力量逃之夭夭。
“看來狩獵對于其他雄蟻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呢!”主角心想,其他雄蟻雖然視力比兵蟻工蟻都好,但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不過這個困難對于主角來說不算什么,主角擁有和人類時期一樣良好的視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在地下的微光環(huán)境中,主角就和夜貓子一樣如魚得水。
只要能夠提前看見昆蟲,安排屬下完成包圍和突襲,那么一般的蟲子是很難抵擋十只如狼似虎的兵蟻的攻擊的。論群體作戰(zhàn),沒有昆蟲比螞蟻更強(qiáng)悍。
主角一開始還擔(dān)心會遇上螞蟻的一些天敵,比如穿山甲、食蟻獸等等。但是出來了這么久,除了各種昆蟲、蝸牛、蚯蚓,主角就沒看見別的生物,所有大型生物仿佛都絕跡了,天空中連飛鳥的影子都沒有。
主角一行在灌木林中的地面上穿梭,兵蟻們一路盡職的在地面上留下信息素,而作為指揮者的主角,則偶爾依靠太陽來修正前進(jìn)的方向。
剛出洞穴那會兒是上午,滾被分配的方向是東南方,他是面朝太陽前進(jìn)的。于是主角每次看見太陽的方向,再偏向右一些,就大致是南方了。
獨自帶隊行動了半小時,身邊獨自活動的同巢穴的工蟻越來越少,但是主角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值得去狩獵的對象。樹上的蚜蟲基本都是同巢穴工蟻們在看護(hù),偶爾發(fā)現(xiàn)的蝸牛和蚯蚓也讓主角提不起興趣,蝸牛那堅硬的甲殼肯定不是自己手下這些兵蟻能夠啃開的,蚯蚓那黏糊糊的身體也讓主角感到反胃。雖然知道螞蟻們對于肉食是來者不拒的,主角也壓根沒有狩獵蝸牛和蚯蚓的打算。
還有一些特別微小的小蟲子,更不被主角放在眼里。既然是一次狩獵練習(xí),那么就得抓住機(jī)會鍛煉,最好帶一只肥大的昆蟲回去,在其他雄蟻和那只神經(jīng)兮兮的老王面前炫耀下。
又走了一小段,在灌木林的深處,主角終于找到了一只合適的目標(biāo)——一只毛蟲。
這只毛蟲渾身青綠色,胖乎乎的,柔軟的身體上有好些刺毛,看起來應(yīng)該是一種蛾子或蝴蝶的幼蟲。
主角一開始并沒有發(fā)現(xiàn)它,主角的目光都在地面搜尋,這是犯了人類的經(jīng)驗主義錯誤。主角壓根忽略了自己的頭頂也可能會有值得狩獵的目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