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既白,天色初明。
黑溪南岸,距離溪流大約幾十米處,一片茂密的禾本科野草叢內。濕漉漉的空氣,在夜晚的作用下,給青綠狹長的草葉上,點綴了一顆顆蟲卵般渾圓晶瑩的露珠。
一滴露珠,在重力作用下,正緩慢的沿著葉片向下滑動,它很慢、很慢,幾乎難以察覺它在移動。
忽然,好像是越過了某個臨界點,這枚露珠的滑動速度陡然加快,并且如黑洞般迅速吞噬了前方葉片上大大小小的其他水滴。
露珠在變大,也在變快,速度已經肉眼可見,迅速就走到了盡頭,掛在了低垂的葉尖上,好像是蚜蟲剛剛分泌出的蜜露那樣懸空著。
突然之間,露珠脫離了葉尖的掌控,在空氣阻力下變得扁平——這點形狀改變只有高速攝像機,或者視力最好的昆蟲才能察覺——短短幾分之一秒后,露珠已經墜落在地,碎成無數玉屑。
這時,被露珠擊中的那片殘損葉片,突然抖動了一下,隨即被掀開。
一只螞蟻的腦袋鉆了出來,這只螞蟻的腦袋紅紅的,有著又長又直的觸角和短短的顎,一對點漆般的小眼睛散發著警惕的光芒。
隨即這只螞蟻探出了整個身子,它身子大部分也是紅色,只是腹部后半截逐漸顏色變深,像是由紅和黑兩種顏色拼接起來的腹部。
這只渾身長著稀疏絨毛,甲殼縫隙里有幾根菌絲的螞蟻,是一只寄生尼科巴弓背蟻。
而在它鉆出來的地方,赫然是一個很小的僅容一只螞蟻縮著身子才能鉆進去的洞穴。
昨天黃昏時分,30余只寄生尼科巴弓背蟻和寄生掘穴蟻,被一只寄生田鱉悄悄運到了南岸登陸,然后隱秘向南前進。
但在落日余光中,這支試圖隱蔽前進的小分隊還是被飛騎士發現,隨即遭遇大股追兵追殺。此時這支小隊已經接收不到寄生大腦的指令,只能按照之前的命令以及本能行事。
它們且戰且逃,不斷利用復雜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周旋,靠著較快的速度和對地形的合理利用,屢屢擺脫追擊和包圍。
一直到入夜已深,寄生掘穴蟻們已經不太分的清方向,好在尼科巴一族有夜晚行動的能力,剩余13只寄生螞蟻才得以在這片草叢里隱蔽起來,并且挖掘了一個小洞穴棲身,還專門弄了一片朽葉遮蔽洞口。
寄生螞蟻們陸續鉆了出來,活動了一下身子,寄生菌絲也紛紛從體內探出頭來,趁機吸收一番周圍充沛的水汽,以免加劇寄主的身體負擔。
此時天光未透,還不是螞蟻們慣常活躍的時間,寄生螞蟻們早早動身,想要趁機行動,以進一步擺脫追擊的螞蟻,執行自己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