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第一批起飛的偵查飛騎士就立刻發出警報,顯示毀滅者即將發起攻擊。
稀薄的晨霧外,運及目力看去,似乎蟻影幢幢,又似乎只是幻覺,但飛騎士們肯定不會弄錯,那里潛伏了一夜的上百萬毀滅者正垂涎三尺的惡狠狠盯著[新楊城]呢!
直面敵軍攻擊的3號城墻、4至7號棱堡的部隊立刻分批進入戰斗位置,首先是負責遠程打擊的要塞炮兵就位,隨后是掩護的近戰步兵,最后是防空部隊和輔兵。而在1號主樓附近的飛騎士營地,一隊隊飛騎士也通過寬大的起降口升上天空,肩負起偵查、指揮、獵殺的多重任務。
日光迅速驅散開晨霧,飛騎士們這才注意到,今天毀滅者擺開的架勢比之前幾天都要強大,第一波次集結完畢的毀滅者就多達10萬,幾乎蓋滿了地面。后頭還有大量毀滅者在集結,其中第二波次中異形毀滅者和白腹毀滅者的比例明顯較高。
戰斗飛騎士們在確認戰場上沒有飛行毀滅者的威脅后,便分散成三騎一組,向地面上的高價值目標發起攻擊。雷達毀滅者現在很難尋到,它們總是躲在植被茂密處或犄角旮旯的地方,反正其遙控指揮也不需要視野。白腹毀滅者則分的很散,遇到空襲還會躲避,經常要耗費數枚彈藥才能消滅一只——毀滅者如今也在快速的適應神使王軍團的火力至上、擁有制空權的打法。
空襲與躲避中,連綿不斷的細微爆炸聲、火焰灼燒肉體的噼啪聲,以及偶爾出現的聲響巨大的殉爆聲,拉開了今天這場激戰的大幕。
在飛騎士主動轟炸之后,第一波次的毀滅者們幾乎同一時間得到了粗糙的指令,隨即六足狂奔,向著面前的八號城墻飛速移動起來。八號城墻上已經沒有守軍布防,這條千瘡百孔、坍塌數處的城墻現在就向一條死亡的巨龍,依然龐大卻已經沒有了威懾力。
因為城墻都是略微外傾的設計,而且精細篩過的螞蟻混凝土的城墻表面還經過了火烤,變得接近帶釉陶瓦的質地,非常光滑而不利于毀滅者的攀爬,大部分毀滅者不自覺地就匯聚向幾處缺口方向,少數毀滅者則緩慢的嘗試攀爬并不斷墜落。
八號城墻上最大的缺口自然就是昨天集中了上百只白腹毀滅者炸開的那處,三分之一的毀滅者涌向這里,一蟻疊著一蟻,一蟻挨著一蟻,比越冬的蜂群還要密集。
因為毀滅者來勢洶洶,而且明顯吸取了昨天的教訓,一穿過缺口就兵分兩路,殺向側方的五號和六號要塞,而不是像上次那樣傻傻的直沖通道陷阱,把側面暴露給棱堡火力。所以“蘭博萬三世”毫不猶豫的下令重炮部隊開始壓制缺口處。
以花生炮為主的重炮群彈藥充足,[新楊城]內的軍工作坊也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補充,所以炮兵們按照命令絲毫不吝嗇炮彈,一枚枚花生大小的巨型爆破彈被蜣螂牽引著用滑輪設施吊入炮口,隨后指揮的雄蟻或大兵蟻小隊長根據標定好的射擊諸元,指揮那些笨頭笨腦的職蟻們將炮口調整到位,然后就是擊發。
每門炮都快速射擊了三輪,伴隨著巨大的轟爆聲,幾處缺口都被濃密的煙云籠罩,數以千計的毀滅者在強大的火力打擊下被活活震碎或生生撕裂,高密度之下死傷極其慘重。但這些絲毫不懂得如何避炮的生物,只要活著卻依然頭鐵的繼續硬闖彈幕區,哪怕只剩一條節肢也還在尸山血里勉強爬行向前。
由于擔心炮管過熱炸膛,重炮部隊也不能持續展開這樣的射擊,必須停火用濕潤的纖維給炮管降溫,同時一點點清除膛內的殘渣。趁著這段火力空白的功夫,終于有大群毀滅者越過城墻和缺口,沖向了棱堡。
雖然沒了重炮,棱堡本身火力也絲毫不弱,就像是一只長man毒刺毫無弱點的毛蟲。沖擊棱堡的毀滅者,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被來自側面、上方、前方和后部的火力攻擊著,這正是棱堡的厲害之處。
那些沖擊棱堡兩個凸出部之間的毀滅者,會同時遭到左右兩邊凸出部上的射擊,頭上還有棱堡內部火力冢樓上炮火從上而下的覆蓋。如果它們選擇進攻一個凸出部,依然會被其他凸出部的火力覆蓋,甚至遠處另一個棱堡的中口徑火炮也能對其屁股發起攻擊。
棱堡是絲毫沒有火力死角的,棱堡與棱堡之間、凸出部與凸出部之間、第一線與后方之間都可以彼此掩護,無論毀滅者從哪個方位發起攻擊,沖擊到了哪個位置,都至少要被來自三四個方向的火力所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