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空中傳來出擊的指令,炮兵部隊的螞蟻立刻或搬或抬,迅速把一尊尊火炮搬上土壟,短時間內一個炮兵陣地就布置完畢。
在本土時,炮兵部隊大量使用甲蟲作為馱獸,負載火炮及彈藥,還搭載炮兵以節省體力。但在細足捷蟻國,甲蟲沒辦法大批量通過空運抵達這里,當地又沒有馴化甲蟲的傳統,炮兵部隊只能用蜜罐蟻和細足捷蟻壯丁來“代蟲輸卒”。好在螞蟻力氣大,只要壯丁足夠,炮兵部隊的機動性也并沒有減弱太多。
炮兵陣地靜悄悄的布置,毀滅者雖然近在咫尺,但由于有植被的阻擋,其視線并不能直接看到文明蟻族聯軍。雷達毀滅者的偵查則忽略了這片地方,形成一片盲區。
約莫準備了一刻鐘,炮兵方才全部就緒,所有的遠程火力都瞄向了最靠近陣地的毀滅者方向。
隨著指揮官下達射擊指令,同樣看不見毀滅者的炮兵們,完全依賴空中飛騎士的觀測和方位指引來調整射擊方向。
飛騎士們的指引方式也很原始,他們覺得火炮應該向哪里射擊,就這這一片空域略為降低高度,不斷上下徘徊。
第一波射擊,炮彈雖然在毀滅者中碾出幾道血肉之路,但基本沒有對雷達毀滅者造成太嚴重傷害。第二波射擊時,炮彈已經籠罩在3只雷達毀滅者周圍,飛濺的砂石打在雷達毀滅者身上,讓脆弱的它們掙扎著后退。
眼見雷達毀滅者負傷,周邊的毀滅者則憤怒了,但是無所適從,它們看不見敵蟻,聽覺上并不敏銳也讓它們本身難以自行鎖定炮兵陣地,而雷達毀滅者們一片慌亂也暫時顧不上偵查。
這給了文明蟻族聯軍短暫的自由開火期,他們的目標是趁機擊殺掉越多雷達毀滅者越好!
但由于野戰炮兵的火炮口徑下,都是些彈道平直的加農炮,面對身邊有大量毀滅者貼身保護的雷達毀滅者,除非直接近距離擊中或彈跳著命中雷達毀滅者身體,不然很難對雷達毀滅者造成傷害。
光是周邊亂哄哄的毀滅者那厚實的甲殼和龐大的身體,就足以迅速耗盡炮彈的動能,堪稱完美的血肉盾牌。
空中的戰斗飛騎士們,也試圖趁著混亂俯沖轟炸雷達毀滅者,不過毀滅者們一直知道天空有敵蟻,飛騎士們剛一有所動作,大肚毀滅者的黏絲和酸液就齊齊噴射而至。
好在毀滅者的防空火力射擊太早,飛騎士們也一直高度警惕,并沒有損失,但飛騎士們也只能重新拔高,放棄了轟炸。
在地面上的野戰炮兵足足射擊了七八輪之后,毀滅者們終于鬧明白了遭襲方向,數千只毀滅者張牙舞爪的,也沒有什么隊形,零散、混亂、兇惡的殺了過來。
毀滅者的隊伍分隔的很開,彼此之間沒有太多交替掩護,地面上的文明蟻族聯軍見狀堅持沒有撤退,而是利用空隙發起反擊。
野戰炮兵繼續沖著雷達毀滅者的方向射擊,一群行動快速的細足捷蟻戰士上前,騷擾牽制住幾股來襲的毀滅者。而神使王軍團和部分其他蟻族精銳戰士,則反沖向最靠前的一股數量上千的毀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