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伏擊之前的種種聯絡、計劃、布置,長達幾天的時間。等到真正的戰斗打響,似乎就是“短短”一會兒便結束了,
劫后余生的“蛛狼二世”此時才從極度接近又最終離去的死亡威脅中回過神來,這時他偶然抬頭一看,日頭卻已然不知不覺西斜。而低頭望去,附近地面上,橫七豎八全是螞蟻和毀滅者的尸首,其中最大的那些碎塊,便是“橙蟹”四分五裂的身軀。
戰斗正式爆發前,按照計劃,“芥子”和“王佐”分別派出了幾批小隊,主動暴露在毀滅者視線內,然后假裝驚慌失措的轉身逃走。這些螞蟻演技雖然拙劣,但毀滅者顯然也無法辨別,她們試圖將部分毀滅者吸引走,削弱“橙蟹”身邊的護衛力量。
往常這些只要看到殘存的螞蟻就不死不休的追擊的毀滅者,雖然也流露出了嗜殺的意圖,向著螞蟻逃走的方向挪動了幾步。不過也許是“橙蟹”的護衛已經削減到了底線,隨即這些毀滅者還是放棄了追擊,居然克制住了本能寸步不離“橙蟹”左右。
幾次三番的誘敵都失敗了,于是伏擊部隊只能選擇強攻。
當“橙蟹”完全進入伏擊圈后,三支伏擊部隊先后沖出。“芥子”所部和“王佐”所部的伏兵率先出動,兩千多螞蟻分做兩個波次,在沖鋒過程中逐漸拉長成一前一后兩張半圓包圍網,很快就和反應過來的毀滅者廝殺成團。
毀滅者的戰斗力毋庸置疑,無論是“芥子”所部精挑細選的優秀獵手,還是“王佐”所部陣列而戰嫻熟使用“剃刀戰術”的戰士,面對這幾百只毀滅者都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是用蟻命去消耗和牽制。
這些毀滅者時而三兩只配合撞破結陣的螞蟻,時而分散開來支援受困的同伴,時而敏捷的后退躲開圍攻,又時而在混戰的戰團中左沖右突如入無蟻之境。
這兩支螞蟻部隊連“橙蟹”的邊都沒摸到,就被毀滅者擋住。但此戰真正的殺招,其實是最后才參戰的“蛛狼二世”所部。他麾下的步兵全副鐵甲鐵顎刀,還有一些火彈投石索,飛騎士也有火彈投石索及騎槍,兵力雖然最少,但戰斗力公認為最強。
在絕大多數毀滅者都被牽制到其他方向時,“蛛狼二世”所部借助戰場的嘈雜,悄悄在植被和石頭陰影間靠近,然后突然鼓噪而出,直刺“橙蟹”護衛力量最為薄弱的背面。
地面上的神使王步兵在短時間內就擊穿少數毀滅者倉促組建的防線,百來只螞蟻從戰線的縫隙里鉆到“橙蟹”身邊,開始撕咬這句丑陋惡心的仿佛腐敗海綿般的身軀。
同時,“蛛狼二世”還讓傳令兵點燃了煙柱,指引著在更遠處埋伏的飛騎士趕來參戰——除了之前偵查的少數飛騎士,大多數飛騎士正在附近一株大樹上待命。
飛騎士用火彈居然臨下射擊,不過火彈掉在“橙蟹”那些時張時翕的背部孔洞上,卻很快被分泌的黏液包裹住熄滅,沒能產生預想的傷害。地面的步兵的大顎,面對橙蟹那厚實的甲殼也沒太好的辦法,這只“橙蟹”就連關節處也有一層硬膜。
一些步兵攀爬上“橙蟹”的驅趕,試圖攻擊眼部和口器這些軟肋,但“橙蟹”那巨大的力量揮舞著節肢,將成片成片的螞蟻掃飛,雖然螞蟻們有鐵甲掩護,加之體重輕,大多沒有受到傷害,但一時間也無奈這個目標。
原來“橙蟹”自身的戰斗力也并不弱,指揮官們都被其丑陋的外表給懵逼了,畢竟他們從沒有直接攻擊過“橙蟹”的經驗,而“蛛狼二世”也只是從“神使王”曾殺死“橙蟹”的信息包里了解一星半點,極大低估了目標。
一些毀滅者見到“橙蟹”遇襲,焦躁的逼退身邊的其他螞蟻,急于回防的這些毀滅者甚至不在乎付出受傷的代價,有的甚至主動割斷自己的一兩條被咬住的節肢以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