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三場戰斗中,爆發得最晚的一戰——七族之戰,確是戰斗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參戰蟻族最多的一戰。
這一戰里,毛林蟻遠征軍投入了3萬余兵力,兵力規模上僅次于進攻毀滅者的那一路支隊,但是相比于其對手卻是兵力劣勢非常明顯。
這一路毛林蟻遠征軍的目標是立足點樹林附近的一處水源,及水源地處的七個土著螞蟻部落。
水,在東方高地上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雖然大多數蟻族僅僅依賴露水和地下水就足以過活,但是充足的水源對于白花除蟲菊這樣的植物而言顯然非常有用。水源地附近食物也更加充足,可以供養更大規模的螞蟻部落。
在東方高地的幾處露天水源附近,白花除蟲菊的生長都更加茂盛,其所庇護的蟻族也往往更加強大,所有大型土著部落無一例外都是傍水而居的。
毛林蟻遠征軍瞄準的這處水源,也是距離立足點樹林最近的一處水源地。水源本身位于一塊巨巖下,巖石縫隙里滲出的泉水,慢慢沿著巖石近乎垂直的表面匯聚向下,在巖石與地面形成的一處內陷處的一根石鐘乳上一滴滴地滴落,于地面支上逐漸聚成一潭只有乒乓球桌大小、小半米深的水潭。
但就是這樣看似微小的水源,其附近幾十米乃至上百米范圍內,植被都受到了蔭蔽,明顯比其他大部分是碎石裸露的地方生長得旺盛。越靠近水源,植被越茂密,水源旁甚至還有一棵大樹生長,樹根深深殺入土中,還有的樹根扎進了巖石縫隙里。
而在這處水源附近,整整生活著七個土著螞蟻部落。這七個土著螞蟻部落論規模在東方高地上都算是中大型部落,放在水源地之外都可以獨霸一方的那種,但在水源地這內卷化環境中,七大蟻族之間只能維持了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互相之間雖然屢屢爆發戰爭,但總體的平衡態勢已經數百年未被打破了。
就連毀滅者在化整為零后,也都沒有打這里主意的心思,它們的戰略是由弱到強、逐步征服東方高地,而水源地這樣的土著螞蟻勢力最強、白花除蟲菊武器最豐富的地點,是最為靠后的行動目標。
毛林蟻遠征軍卻沒有這種顧慮,他們自身也依賴白花除蟲菊武器,那么奪取一處適宜培育白花除蟲菊的水源地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急不可耐得派出了一路支隊發起攻擊,卻忽視了其中的困難。
毛林蟻遠征軍雖然沒有顯著輕視毀滅者,但對于東方高地上的土著螞蟻的態度卻是極為輕蔑的,畢竟在之前的數次戰斗中,毛林蟻遠征軍在掌握白花除蟲菊武器后,都是摧枯拉朽般戰勝一個個土著部落的。
因此這一次,他們派出的兵力并不算多,但指揮官依然勝券在握、自信滿滿。
————
圍繞著水源的七大土著螞蟻部落,從毛林蟻遠征軍自南而來的方向算起,其第一個接觸到的將是電蟻部落(金刻沃氏蟻),然后順時針方向依次是日本弓背蟻、法老蟻(小家蟻)、黑衣龜蟻、麗蟻、疾行箭蟻、獵鐮猛蟻部落。
除了體型最大的日本弓背蟻部落只有2萬多蟻口外,其余每個部落都有大約5萬以上的蟻口,尤其是法老蟻部落總蟻口數高達20萬。
面對加起來總蟻口高達40萬、可戰之兵近30萬之眾的七大土著螞蟻部落,毛林蟻遠征軍的支隊指揮官僅有十分之一的兵力,在不獲得增援的情況下,最穩妥的做法本應該是將七族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