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焦灼狀態卻是持續了不到二十天時間,就因為韓信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
已經須發斑白的韓信。展現了他遠超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的軍神之姿。
到來的第一天,不僅沒有管秦軍治下愈演愈烈的叛逆,而是集中了超過五百具轟天雷車將從東歐平原上攻來的二十萬聯軍的陣地整個犁了一遍,隨后二十萬虎賁軍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勢全線壓上,經過不過兩個時辰的廝殺,二十萬羅馬聯軍除了少數提前逃跑的主將外,超過十五萬人被秦軍聯軍誅殺在當場。
面對全部是騎兵的秦軍主力,缺少強力戰馬的羅馬軍團,如果逃跑只能是死路一條。韓信終于在年過半百的時候展現了他一代軍神的風采,一戰而揚威天下,不,不是天下。而是世界。
正如贏剛當初所說的那般,秦國有了韓信這位戰神將無敵于天下。
解決了西路的二十萬大軍,十萬禁軍生力軍的加入,讓一直得不到喘息的西疆五大軍團終于能夠好好的喘上一口氣了。也許是因為西路大軍的全軍覆沒震懾了羅馬聯軍,在經過短暫的相持之后其余的四路羅馬聯軍卻是暫緩了對西疆的攻擊。
這,給大秦贏得了寶貴的二十天時間。
待到二十天后,后續的又有超過五十萬人的羅馬軍團到達的時候,大秦的預備軍團卻是已經全部進入戰場。
實力的對比瞬間整個顛覆。
大秦以整整超過一百五十萬大軍對陣不過還剩下一百三十萬的羅馬帝國聯軍。
勝利對大秦來說,似乎已經是唾手可得。
短短十天時間,叛亂的猶太教徒和佛教徒被大秦兵卒給誅殺一空,先前看到形勢不對想要再次藏匿起來的塞琉古和安息貴族在無處不在的黑冰臺監控下。一個沒有逃脫卻是被一網打盡。
對待他們,秦國沒有任何的心慈手軟,通通斬殺,一個不留。
在解決了內部危機之后,騰出手的韓信,集中了一百萬大軍兵分四路。準備發動對處于進退兩難的羅馬軍團的全線進攻。
而恰在此時,來自胡亥的詔令和來自羅馬帝國大執政的使者卻是幾乎同時到達了韓信的前軍大帳中。
羅馬帝國是來談判息兵求和的。
而胡亥的詔令則是命韓信誅殺或者俘虜不超過羅馬帝國聯軍總兵力半數的兵卒后,同羅馬帝國使者談判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