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廝高俅?”
反應了一下,趙俁才想到,趙佶目前還只是端王,這個時期的高俅,自然不是《水滸傳》演繹的那個將眾多好漢逼上梁山的高太尉,而還只是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
“他應該是,在駙馬王詵府上,因偶然機會展露了一腳好球技,恰逢趙佶在側,惹得趙佶大為贊賞,被趙佶要到了端王府當小廝。”
“算算時間,他現在應該已經憑借著他的巧言令色以及對玩樂之事的精通,成為趙佶身邊的紅人了。”
趙俁心中一動:“或許能利用一下高俅?”
念及至此,趙俁讓梁師成去將高俅帶進來。
讓趙俁意外的是,高俅長得根本不像魏宗萬,而是有一幅頗為俊朗的皮囊。
想想也是。
趙佶是藝術家,他用人,首先看長相,甚至最重視長相,高俅要真長成魏宗萬那樣,多半不會得到趙佶重用,更不會被趙佶一路提拔成趙宋王朝的國防部長。
不過,哪怕高俅長得再好,也不影響趙俁對他的厭惡。
這不僅僅是受《水滸傳》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雖說高俅并沒有入六賊之列,但他的奸佞程度,比六賊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重要的是,六賊中,除了朱勔以外,其他五賊對趙宋王朝或多或少都有過那么點貢獻,而高俅則是趙宋王朝的純蛀蟲。而且,除了球踢的好,高俅幾乎沒什么能力,甚至都不如將東南搞得翻天覆地的朱勔。
歷史上,趙佶登基后,高俅也跟著平步青云,他雖無甚治國安邦之能,卻善于拉幫結派,與一眾奸臣相互勾結,將那北宋官場攪得烏煙瘴氣。而在軍事方面,為了討好趙佶和斂財,他竟然把數十萬禁軍變成了匠人,率領他們大興土木,致使軍不成軍,戰斗力銳減,直接導致靖康之恥的發生。
對于這樣沒有才能的奸佞之徒,就算他長成吳彥祖那樣,趙俁對他也半點好感欠奉。
不過話又說回來,趙俁想要搞掉趙佶,取而代之,高俅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