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趙茂活著的時候并沒有被封為太子,而是等他死后,甚至是等趙煦死后,由繼承了趙煦皇位的趙佶贈的皇太子,改謚獻愍。
這一世,是因為趙俁擋了劉清菁一道,讓劉清菁生出了強烈的危機感,她才不斷游說趙煦立趙茂為太子。
另一方面。
趙煦知道他自己的身體很不好,關鍵他爺爺宋英宗、他父親宋神宗身體都比他好,也只不過三十多歲就駕崩了,他真怕自己熬不到趙茂長大。
而在關鍵時刻,為了保護趙氏的江山社稷,趙俁能挺身而出,欲要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身后沒有政治勢力,但僅憑一腔熱血都敢得罪朝堂一半的人,另一半也只是中立,性子特別直,還是一位地位崇高的親王,太適合托孤和擔任宗正了。
這也是當初,趙俁猛懟了劉清菁,又當眾打了他的臉,趙煦很輕易地就放過了趙俁的原因之一。
可在與趙俁深入地接觸過后,趙煦發現趙俁太厲害了,文韜武略見識智慧無一不是宗室第一,甚至是當世首屈一指,他都遠遠不是趙俁的對手,更何況他年幼的兒子?
趙煦真怕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趙俁會效仿宋太宗趙光義搶自己侄子的皇位。
所以,趙煦采納了劉清菁的游說,立了趙茂為太子,感覺這還不保險,趙煦干脆將跟向太后和趙俁不對付的劉清菁立為皇后,抗衡向太后和趙俁。
同時,向太后和趙俁也能抑制并不安分的劉清菁。
趙煦覺得,他搞出來的這個平衡,肯定能將他的皇位安穩地傳到他的寶貝兒子手中。
這就是帝王之術。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不想再被向太后和趙俁破壞此事,這次趙煦都沒再知會向太后,也沒讓趙俁到場,就下了封趙茂為太子和賢妃劉氏立為皇后的詔書,將生米煮成了熟飯。
知道此事了之后,趙俁并沒有選擇息事寧人,而是毫不猶豫地就給趙煦上了一道奏章,首先表明自己支持趙茂當太子,接著就義正言辭地表明自己反對劉清菁當皇后,其言詞甚至比上一次還要激烈不少。
趙俁難道不知道,如今木已成舟,自己反對劉清菁當皇后肯定無效不說,還有可能惹趙煦不高興嗎?
肯定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