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趙俁,向太后說起:“莘王天性仁孝,才德兼備,智勇雙全,先帝、陛下皆曾言之,莘王有福壽之相,可為天下主。”
宋神宗和趙煦已死,現在當然是向太后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了,你不信,那你還能去跟宋神宗和趙煦求證?
章惇帶頭附和:“太后英明。”
代表皇室的向太后和代表大臣的章惇已經達成一致。
那還有什么好說的,立即起草詔書,請趙俁擔任新皇帝。
因為所有人當中蔡京的字寫得最好,所以大家推舉蔡京來起草趙俁繼位的詔書。
由于時間緊迫,蔡京起草詔書時,宰輔大臣們都在旁邊侍候,章惇供筆,曾布捧硯,蔡卞磨墨。
見新黨如此歡迎趙俁繼位,韓忠彥心中一緊,他心想:‘新君該不會倒向新黨,大肆清算我元祐黨人罷?’
可這時,大家都在忙著恭迎趙俁登基,誰能顧得上韓忠彥想什么?
蔡京筆下生風,言辭間盡顯莊重與威嚴,不多時,詔書便擬成。
蔡京輕輕吹干墨跡,遞予向太后審閱。
向太后接過,細細覽過,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莘王趙俁,承天之命,繼往開來,即日起,登基為帝,愿我大宋國泰民安,萬世昌隆。”
向太后的話,回蕩在大殿之上,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擊在眾臣的心鼓之上,激起層層漣漪。
不久,趙俁前來拜見向太后,慟哭不受命。
章惇和韓忠彥急忙上前將御衣穿在趙俁身上。
趙俁堅決不肯受這龍袍,表示自己不能當這個皇帝,隨后躲進里間,端坐于正中間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