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調查不知道。
調查過后,舊黨的一眾大佬才知道,張純雖然家世不行,還曾是向太后宮里的粗使宮女,看起來出身很差的樣子。
但實際上,她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得到了趙俁的寵信,并且一直在幫趙俁處理公文,還會給趙俁出謀劃策、舉薦人才,是真正能影響到趙俁決定的人之一。
關鍵,傳說張純會推演之術,在趙俁當上皇帝之前,她就推演出趙俁肯定會當上皇帝,進而早早的就跟趙俁私定了終身,并在趙俁登基一事上多有助力。
而且,張純還有四個師姐妹,各個身懷奇術,師姐妹五個一同成為趙俁的妃嬪,現在全都深得趙俁的寵信。
這讓韓忠彥、蘇軾、蘇轍既皺眉不已,又大喜不已!
他們皺眉的是,一個深宮中的婦人,竟然能影響一位皇帝的決策,而且這個婦人還以鬼神之說引導圣意,豈不荒唐?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為終于找到了有可能代替向太后的人而感到欣喜不已。
老實說,他們甚至都覺得,這是天不滅舊黨。
只是,進一步調查過后,韓忠彥等人才知道,張純根本就不是保守之人,而是堅決支持變法改革的,甚至就連蔡京都是她推薦給趙俁的,在意識形態上張純跟他們有本質的區別。
這就比較麻煩了。
大家意識形態不同,就只能為了彼此的利益暫時成為盟友,不可能牢牢地綁定在一起。
這也就使得,張純根本就充當不了向太后之前的角色。
對此,舊黨的一眾大佬遺憾不已!
同時,舊黨的一眾大佬也有些不明白,舊黨的主張,為什么越來越不得人心,至少是不得統治者的人心。
從宋神宗開始,一連三位皇帝,全都堅定地走變法的路,只有高滔滔一個人傻啦吧唧地開歷史倒車,甚至就連向太后都只想走中間調和新舊兩黨矛盾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