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
北宋滅亡后的九百多年,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將一頂大奸臣的帽子結結實實地戴在蔡京頭上。
王安石也曾戴過這樣的帽子,他甚至被看做是“亂臣賊子”。
但在后世,王安石已經被重新認定為中國十一世紀中后期的改革家。
蔡京是王安石學說的繼承者,他不僅繼承,而且在實踐中發展了王安石變法改革的思想。
蔡京的崇寧變法與王安石的熙寧變法既一脈相承,又有所調整與深化。
這是一種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從實際效果來看,崇寧變法取得的成就要比熙寧變法大很多。
當時,政治上,舊黨勢力已得到清除,結束了趙宋王朝蔓延了幾十年的黨爭之禍,為社會經濟發展打下了政治基礎;
經濟上,重視農桑,鼓勵開荒,尤其是調整了茶、鹽、錢法等經濟政策,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出兵十萬征西,收復青唐失地,鞏固邊防,提升了皇帝與朝廷的威望,提高了北宋王朝的國際地位;
教育上,蔡京在崇寧年間主持的“崇寧興學”,在全國范圍內普遍設立地方學校,建立縣學、州學、太學三級相聯系的學制系統,又恢復設立醫學,創立算學、書學、畫學等專科學校等;
民生上,蔡京將社會救濟規模化、制度化,設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
客觀地講,蔡京主導的崇寧變法的確讓北宋社會面貌煥然一新,甚至一度使北宋王朝達到了巔峰時期。
好吧,這里面有不小的虛假成分。
但就事論事來說,在蔡京當宰相的那段時間,哪怕趙佶君臣那么敗禍、那么折騰,北宋王朝也至少能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