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隕石帶的遭遇戰戰場上,地球艦隊陷入了被動之中。
導致這一局面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星盜艦隊的七級旗艦沒法對付,雙方列陣對射的時候,七級旗艦在一邊自由打擊地球艦隊的陣列,削弱地球艦隊的能量防護罩,消耗地球艦隊的能量儲備。
在廣闊的隕石帶里,雙方四級戰艦的追逐戰中,星盜艦隊也以優勢數量占據著上風,往往是三四艘圍攻地球地球艦隊一艘。
這種情況不改善的話,也許要不了幾個小時,地球艦隊就會覆滅。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地球艦隊從開戰到現在還沒有產生傷亡。
安安和菲月結合探測之后,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將十億公里范圍的一切環境探測的無比清晰。
對于四處散打的地球艦隊來說,戰場是無比透明的。所以即使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他們也能從容應對,再不濟也能在危急的時候完美配合,讓防護罩快要破滅的艦只得到喘息,恢復能量防護罩的機會,并且時不時幾艘地球艦只還會打一個小配合,打掉幾艘星盜戰艦。
看起來地球艦隊是穩住了形勢,可是交戰雙方都明白,這只是表面上的形勢。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誰的能量儲備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贏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端戰艦的對抗上面,地球艦隊一方的能量漸漸只剩下一半,能量防護罩的強度也有所減弱。而在四級戰甲的追逐戰上面,盡管有安安菲月的戰場導航,可是星盜一方畢竟艦只數量多出三倍,在戰損比上雙方達到了三比一的效果,星盜艦只隕落四百多艘,而地球艦只也隕落了一百多艘。
被打爆的戰艦人員當然隨著戰艦的爆炸死亡了大半,戰艦的殉爆威力如同星球爆炸。
地球艦隊的爆炸艦只大多是由安安菲月的分體智能遙控,可是每一艘艦只上面到底還是有幾十個戰士在操作,于是隨著一百多艘戰艦的爆炸,地球艦隊戰士犧牲了將近兩千名。
這個傷亡數量是地球艦隊出征以來最大的傷亡數量。
發生在隕石帶的遭遇戰戰場上,地球艦隊陷入了被動之中。
導致這一局面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星盜艦隊的七級旗艦沒法對付,雙方列陣對射的時候,七級旗艦在一邊自由打擊地球艦隊的陣列,削弱地球艦隊的能量防護罩,消耗地球艦隊的能量儲備。
在廣闊的隕石帶里,雙方四級戰艦的追逐戰中,星盜艦隊也以優勢數量占據著上風,往往是三四艘圍攻地球地球艦隊一艘。
這種情況不改善的話,也許要不了幾個小時,地球艦隊就會覆滅。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地球艦隊從開戰到現在還沒有產生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