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朔混入了一些野草,見小荷咀嚼得很歡樂的模樣,順了順它的毛,清理了它的糞便和屋內的垃圾,提到胡同內專門負責清理垃圾處,因是豬市,垃圾清理比其他區域更加方便與頻繁,但也架不住整個胡同的豬臊味。
申時一過,屋外響起女聲,“宴公子在嗎?”
宴朔出了屋,打開門,見是對面屋子的張屠夫一家的妻子和一雙兒女。
“張大娘。”
見宴朔開了門,張大娘遞上了用草繩加葦葉包裹好的一提肉脯,“宴公子上次的肉脯好吃不?俺們又給您送來了一些,您嘗嘗看。”
宴朔立馬從懷里掏出一串銅錢,張大娘見了擺手,“不用嘞,我們冬天腌的還有很多剩下的來。”
宴朔盛情難卻,知曉張大娘一向熱情。便收下了肉脯,轉身去屋內拿上了床頭翻爛了的《詩經》。
光武帝建立大奉王朝以來,大力推官學制度,中央設有國子監,地方設有府學、州學、縣學、社學。京師設有國子監、宗學、武學等全國高等學府,民間子弟接受教育只能通過地方官學,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少年兒童進入社學學習,其中優秀的社學生可以進入縣學、州學、府學就讀。
張屠夫家的兒子已經年滿八歲,女兒尚且只有七歲。
對于張大娘的好意,宴朔無以為報,只能靠自己僅有的這點學識了。
張小東和張小雪看見書上的《詩經》二字非常開心,拍手鼓掌,“是詩經,是詩經誒。”雖然這倆孩子大概率還是沒懂什么是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張小東學會了搶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老師我上次學過了,我都還記得。”
另一旁的張小雪則懵懵懂懂地問道,“什么是荇菜,好吃嗎?”
張小東扯了扯自家小妹的衣袖,有些臉紅,趴在她耳邊悄悄說,“老師說荇菜是長在水里的草,不好吃的。”
宴朔把《詩經》往后翻了幾頁,“那我們今天就來讀《草蟲》吧。”
“草蟲是蟈蟈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