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連三日,趙煦都宣趙俁進宮入對。
這也從側方面體現出來,趙煦確實想解決趙宋王朝的問題,消除趙宋王朝的隱患。
為了給趙煦灌輸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趙宋王朝的思想,防一手趙煦沒像歷史上那樣突然死了,而是有充足的時間立繼承人,對于趙煦這個行將就木之人,趙俁真的說了不少東西。
這讓一直處于信息繭房中的趙煦打開了很多扇新大門。
“莘王為何不早些與朕說這些?”趙煦責怪道。
“早臣弟也未遇到那位教導了臣弟三年的高人啊,且親王不可干政乃先皇所定,臣弟豈敢違抗父命?若非見皇兄日夜為我大宋操勞,卻始終不得其法,一些別有用心之輩,明知我大宋病癥所在,卻將皇兄蒙在鼓里,欺我皇室無人,臣弟安敢僭越?”
——為了解釋自己的見識和能力,趙俁無中生有出了一位高人。
趙煦聞言,神色凝重,眼中閃過一抹痛楚與憤慨,他心想:“朕自幼登基,雖有心振作,卻常感力不從心。朝中大臣,各有心思,或明哲保身,或結黨營私,真正為朕分憂、為大宋未來著想者,又能有幾人?”
趙煦看向趙俁,對趙俁是位親王越發地感到遺憾,同時,他也在考慮,為趙俁廢除宗室不能干政這條規定,到底是利大于弊多些,還是弊大于利多些?
不久之后,西夏因平夏城之敗,前來謝罪求和。
未幾,青唐酋長以城投降。
趙煦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他的兩個耀眼政績吸引走了。
當初可是有很多大臣都不同意趙煦打這場仗的。
當時趙宋王朝也是真沒錢打敗。
是趙煦派人去跟巨商借錢,才勉強打了這場仗。
結果,平夏城之戰,宋軍擊敗三十萬來犯之夏軍,夏軍總指揮小梁太后差點被擒,她棄儀仗更服飾才勉強得脫。